乳癌篩檢
乳房檢查主要分成下列三大項目:
乳房攝影
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政策,目前針對以下對象可每2年免費進行1次乳房攝影。
1. 45-69歲婦女
2. 40-44歲二等親內(媽媽、姐妹、女兒、祖母、外祖母)曾罹患乳癌之婦女
對於無症狀婦女或無法觸摸檢測出的早期乳癌,乳房攝影可偵測出伴隨的鈣化點。若乳房攝影看到不規則的腫塊或是密集的不規則微小鈣化點,懷疑有早期乳癌病灶存在,此時可以使用立體定位將此病灶切除。
乳房超音波
非侵襲性,無放射線疑慮的檢查。在年輕女性及東方婦女乳腺較緻密的乳房,超音波往往可以偵測到乳房X光攝影未查覺的腫塊,因此乳房X光攝影若顯現病人乳房組織較為緻密,則超音波檢查是不可或缺的輔助檢查。如發現可疑位點,超音波也可用於導引細針抽吸檢查或者粗針切片檢查。
乳房核磁共振
利用特定的無線電波,能量激發後釋放出電磁波訊號,經電腦分析組合成影像,在檢查同時經血管注射顯影劑,利用腫瘤會有血管增生、產生血流量增加的特性,對特定顯像增強的腫瘤分析其對顯影劑吸收、排泄速度所形成動力學曲線型態,而判別腫瘤良性、惡性。
對惡性腫瘤具高敏感性,可發現微小病灶及遠處轉移,但檢查時注射含碘顯影劑有極少數人會產生過敏反應,尤其腎功能不佳者需特別注意。應用在有家族史的高危險群及疑似復發的病人,可輔助傳統超音波及乳房攝影的不足。
乳房攝影+乳房超音波 篩檢更完整
乳房攝影與乳房超音波兩項檢查針對的問題點不同,在乳房疾病的診斷上各有長處,兩者相輔相成,可提供醫師判斷依據,對治療計劃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建議符合免費篩檢資格之婦女進行乳房攝影後,不論結果如何亦需搭配乳房超音波檢查,將篩檢做的更完整。
優點 |
缺點 |
|
乳房攝影 |
1. 可偵測微小鈣化點,有利發現早期乳癌。 2. 若年齡符合可配合政策每兩年免費篩檢。 |
1. 檢查時可能感覺疼痛。 2. 不適合乳腺緻密型婦女。 |
乳房超音波 |
1. 非侵襲性,無放射線疑慮的檢查。 2. 有效評估乳房腫塊的型態。 |
1. 不易偵測微小鈣化點。 |
當乳房攝影或乳房超音波發現疑似病灶,取出適量的組織作病理檢查,是確定診斷的標準流程。
取得檢體的方式如以下方式
1. 細針抽吸的細胞學檢查:以空針及21-23號細針頭,穿刺病灶做直接抽吸。
2. 粗針穿刺:超音波導引下,儀器可經由同一傷口進行穿刺,可確實評估組織形態和侵犯情形。
3. 傳統手術切片:高度懷疑乳癌的患者,是最常用方式。
4. 鈣化點立體定位切片:顯微鈣化點表現的早期乳癌,以鋼線定位病灶,再外科手術取出檢體。
參考資料
https://www.canceraway.org.tw/cancerinfo.asp?id=EC4BC652-18B3-464C-B19D-CB0C49C64285
台灣癌症基金會
臺北醫學大學臺北癌症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