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佳哉! 以為失智,功能醫學檢查糾出原因

2022/4/22
A- A+

父母皆罹患失智症的42歲陳女士,近期發覺在工作時無法集中精神、記憶力變差、晚上又睡不好,擔心自己也罹患失智症,因而前往長安醫院神經內科就醫,與醫師討論後接受功能醫學檢查,檢查結果發現有腎上腺皮質醇節律異常,推測可能和上述症狀有關,經整合醫療團隊之醫師、營養師和個管師,量身訂做治療調養計畫,包括飲食作息調整、營養補充、舒壓方式等,後續追蹤,陳女士表示記性及專注力有較穩定。

神經內科陳惠萱醫師表示,檢查是否罹患失智症除了診間問診及神經學檢查,還包含抽血,目的在排除由於代謝問題、電解質異常、貧血、肝腎病變,或甲狀腺低下等所引起類似失智症的表現 ; 也會安排腦部影像檢查如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確認有無腦部結構性病變如腦萎縮、腦中風、腦積水或腦腫瘤等,最後安排心理師做心智評估,最終檢查報告顯示陳女士一切正常。

陳惠萱醫師說,因病患表示仍非常擔憂,提及上網做過功課,得知有失智基因的檢測,經過討論後接受功能醫學檢查。陳醫師進一步解釋,功能醫學可以幫助找出發病的「原因」而不是只是治療「症狀」,以分子醫學及營養醫學為基礎,注重每個人不同的體質,考量基因、環境、飲食及生活習慣的差異,也注重每個器官之間的相互影響,再依據問診及檢驗等給予個體化的建議及健康計畫。若身體不舒服但去醫院檢查都正常,排除結構性的問題後,可以考慮功能醫學的評估。

透過功能醫學的評估,發現陳女士自覺腦袋不靈光的症狀可能和腎上腺皮質醇節律的異常有關,長期處於皮質醇過高或過低的狀況,會影響身體其他賀爾蒙及血糖,也會影響腦部功能。生活習慣不佳或壓力過大,如果又有多重危險因子,可能會加重未來失智症的發生機率,皮質醇的異常是一個警訊,透過整合門診,結合藥物、飲食調整及營養補充、作息調整、壓力管理等個體化建議,有機會改善症狀,幫助腦部功能穩定。

陳惠萱醫師提醒,失智症有很多類型,有一部分是會遺傳,若家中長輩並沒有很明顯的三高或腦部外傷等問題,平時生活習慣都正常,但在65歲前就出現失智症狀,那也許就有基因相關問題,建議下一代的家人可提早評估檢查,早期介入有機會能延緩失智症發生。

新聞連結 :   https://reurl.cc/n10rO8

功能醫學 陳惠萱醫師

喜歡這則文章嗎?立即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