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機警揪出胃癌救命 呼籲長期胃潰瘍別輕忽

2022/7/13
A- A+

台中70歲呂先生有長期胃潰瘍病史,主訴吃完東西容易肚子痛、會脹氣,之前有在別家醫院做過胃鏡發現有出血狀況,止血吃藥後覺得症狀沒有改善,透過介紹至長安醫院就醫,肝膽腸胃科許鈺銓醫師建議再做一次胃鏡檢查,沒想到在胃角發現不太正常的胃病理細胞表現,切片報告證實是胃腺癌,也驗出有幽門桿菌,幸好是早期胃癌,得以及早治療。

許鈺銓醫師表示,病人其實一月份就來過,有抽菸和長期腹脹、腹痛、吃不太下的狀況,細問下得知有長期胃潰瘍病史,那時就建議他要做胃鏡,但因為之前才在他院做過意願不高,所以只能提醒可能的風險並給予藥物治療,二、三個月後發覺症狀變嚴重,好說歹說下才終於答應做胃鏡。

透過最新型的NBI窄頻光波腸胃內視鏡(俗稱腫瘤照妖鏡,可偵測早期癌症)檢查,發現二處不太正常的細胞表現,切換成特殊光源更是明顯不對勁,很有可能是惡性的潰瘍細胞,兩週後切片報告證實是胃腺癌,又驗出有幽門桿菌,代表病患之前幽門桿菌都沒有處理,後續安排手術治療及幽門桿菌的治療,因算是早期胃癌,癌細胞也有沒遠處轉移,術後癒合還不錯,定期追蹤即可。

許鈺銓醫師說,病患罹患胃癌的主因是因為幽門桿菌未根除而導致癌化。根據國健署統計,高達九成的胃癌患者曾感染幽門桿菌,感染後易造成反覆消化性潰瘍、破壞胃粘膜,罹患胃癌的機率高達一般人的16倍。因此預防胃癌,先從預防幽門桿菌的感染開始,建議飯前洗手、避免共食改用公筷母匙、避免吃到不乾淨的食物、水一定要煮開才能喝、少吃醃製和高油脂食物等。

許鈺銓醫師指出,早期胃癌症狀不明顯,若有出現腹脹、腹痛、噁心嘔吐、消化不佳、食慾下降或吐血、解黑便就要特別注意,尤其若症狀持續了兩週,務必向專業醫師諮詢,也呼籲40歲起每1~2年做作胃鏡與胃幽門桿菌檢查,發現感染盡速殺菌治療,避免拖成胃部癌變。

新聞連結 :   三立新聞聯合報NOW健康

早期胃癌-1

圖1 : 病患胃鏡檢查照,圖左為傳統影像、圖右為NBI窄頻光波影像,可明顯發現不太正常的細胞表現,二週後切片報告證實是胃腺癌。

早期胃癌-2

圖2 : 肝膽腸胃科許鈺銓醫師建議,若出現腹脹、腹痛、噁心嘔吐、消化不佳、食慾下降或吐血、解黑便等症狀務必就醫檢查。

 

 

喜歡這則文章嗎?立即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