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化療副作用-手足症候群

2019/7/9
A- A+

什麼是手足症候群?

乳癌病人在接受化學治療及標靶治療時可能會引起副作用反應,除常見之噁心嘔吐症狀外,有些藥物會引起手足發紅腫脹之「手足症候群」情形,其症狀發生時病人會感到不適及無法執行日常生活中的活動及工作。

手足症候群在臨床上亦稱為肢端紅腫症Palmar plantar erythrodysesthesia (PPE),是一種藥物引起的皮膚毒性反應,發生在手掌或腳掌,會有泛紅、腫脹及發麻、刺痛等感覺異常,嚴重的情況是手或腳皮膚組織會出現脫皮、潰瘍,更嚴重則起水泡。

 

可能造成此副作用的藥物?

Capecitabine(Xeloda)截瘤達、Flurouracil(5FU)好復注射液、Doxorubicin(Adriamycin,Doxil)小紅莓、Docetaxel歐洲紫杉醇、Paclitaxel太平洋紫杉醇、Cytarabine(Ara-C)等,而比較容易引起手足症候群的標靶治療藥物則有Sunitinib(Sutent)及Sorafenib(Nexavar)。手足症候群的成因目前仍不明,但目前比較被接受的說法是手掌與腳掌的微血管當遇到動作、壓力或突然上升的溫度導致藥物被釋放到組織中,引起一種局部炎症反應並產生局部症狀。

 

手足症候群之症狀?

依嚴重程度分為三級

第一級:感覺刺或灼熱感、發紅、但不會痛。

第二級:發紅、腫脹、會痛,影響日常生活。

第三級:脫皮屑、起水泡,潰瘍、非常痛,甚至影響行動能力。

當一旦發生手足症候群時,可能會因上述的症狀而影響日常活動及工作,有時其他部位之皮膚也會有類似症狀,而照護的重點是在第2級時就要做適當的處理,防止轉變成第3級皮膚病變。

 

手足症候群的臨床處置與治療?

當發生第二級反應時即需要降低藥物劑量或暫停治療,直到恢復第一級反應時再重新給藥,以防症狀將持續惡化。

1.給予患部使用軟膏(成份含凡士林、綿羊油、類固醇及乳酸成份等)以 減輕脫皮的症狀。

2.擦拭藥物後可戴上棉質手套或襪子,以助藥物吸收。

3.研究表示補充維生素B6可能會有幫助。

4.症狀嚴重者可能需使用口服類固醇或是消炎藥物來做止痛與症狀治療。

 

手足症候群要注意什麼?

手足症候群最重要的是一旦發生須防止症狀惡化

1.一旦您發現皮膚有發紅時必須要告知醫護人員。

2.穿著舒適及寬鬆的衣服及鞋子。

3.穿著拖鞋或涼鞋。

4.抬高手及腳部以改善其血液循環。

5.用冷水或溫水洗澡,或冰敷手足以改善腫脹症狀,冰敷約15-20分鐘。

6.使用中性肥皂洗手及洗澡。

7.洗手及洗澡後勿用毛巾用力擦乾,應採毛巾輕拍方式。

8.外出時暴露在外之皮膚需擦上隔離霜以防症狀更惡化。

9.使用保護皮膚之潤膚劑、乳液等,以保持皮膚之濕潤度。

 

而預防勝於治療,以下做法可適度降低發生機會

1.避免手足接觸熱水太久。

2.避免執行壓迫到手及手肘影響血液循環之活動。

3.避免執行高度使用手指之家事。

4.避免執行勞動,如:粗重家事。

5.避免快走、跑步及有氧舞蹈。

6.避免走路太久,單次不超過10-15分鐘。

7.避免暴曬在太陽下或待在室外太久。

8.避免穿戴洗碗手套,可請他人代替洗碗,以免橡膠使手部發熱而引起發紅之皮膚脫皮或破裂。

 

早期處理手足症候群的重要性?

當您發現手足有發紅及刺痛等上述症狀時,請告知您的主治醫師並配合醫師建議進行處理,以避免症狀會越來越嚴重而持續惡化。醫療團隊人員會於您治療期間留意您的使用藥物之劑量以儘量避免手足症候群的發生。當您發生手足症候群時,醫師則會依每位病人的個別性評估是否將藥物減量以緩解症狀或暫停、停止治療,另配合您的症狀給予處方。

 

 

參考資料:

台灣癌症防治網 http://web.tccf.org.tw/lib/addon.php?act=post&id=3483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 http://www.kfsyscc.org/cancer/cancer-treatment/care/selfcare/ren-shi-hua-xue-zhi-liao-yin-qi-zhi-shou-zu-zheng-hou-qun

喜歡這則文章嗎?立即分享